空洞

第一章:寂静守望

2235年,人类的星际文明迈出了第一步。在距离太阳系4.24光年的比邻星系统中,人类建造了第一个太阳系外的永久居住地——“开尔文阈”行星基地。这个遥远的星球围绕着比邻星b运行,成为了人类探索银河系的前哨。

刘曦站在开尔文阈天文台巨大的观测窗前,望着外面冰冷而寂静的太空。这片空旷的宇宙给他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作为“寂静守望”项目的首席天体物理学家,他的工作是监测和分析来自宇宙深处的异常信号,这是一项极为枯燥的任务。然而,刘曦知道,这种枯燥背后,蕴藏着人类对未知的深切恐惧和无尽好奇。

半个世纪前,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费米悖论”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生活在一个广袤的宇宙中,然而为什么至今没有发现其他智慧生命的迹象?这一问题困扰着无数科学家。最终,“大过滤器”理论得到了广泛认可:宇宙中存在某种不可逾越的障碍,阻止了文明进入星际扩张阶段。这理论被认为解释了为何我们尚未探测到任何外星文明的迹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合行星科学委员会在2220年启动了“寂静守望”项目。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在全频段上监控可能的外星文明信号,并密切关注任何可能与大尺度宇宙现象相关的异常。虽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这个项目不太可能有所发现,但人类的好奇心和对生存的渴望推动着这项工作持续进行。

刘曦已经在“寂静守望”项目工作了十五年,这十五年里,他没有探测到任何非自然现象的信号。尽管如此,他从未失去耐心和希望。夜晚的值班时间对他来说早已习惯成自然,在这片寂静的宇宙中,他反而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安宁。

0327时,一个不寻常的信号突然出现在监测屏上。刘曦的手指本能地停止了敲击键盘,他眯起眼睛,仔细查看数据流。起初,他以为这只是另一个偶然的脉冲星信号,但很快他意识到,这个信号与他之前见过的任何信号都不同。它有着惊人的规律性和复杂度,绝非自然现象所能解释。

“计算机,对比已知的所有自然现象模式。”刘曦迅速发出了指令。

几秒钟后,计算机的回答响起:“比对完成。置信度99.9999%,该信号不属于任何已知自然现象。”

刘曦的心跳开始加速。他盯着屏幕,手心沁出了汗水。这可能意味着什么?难道真的有其他文明存在?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信号或许是某种宇宙灯塔,用来为航行于星际间的文明指引方向?

然而,他还未来得及继续深思,监测屏上又出现了更加异常的数据。

“警告,探测到异常引力波扰动。”计算机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紧迫感。

刘曦迅速切换到引力波探测器的数据流。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正在缓慢扩张的引力波源,其模式与已知的任何天体现象都不相符。

“源头定位。”他紧张地命令。

“定位完成。引力波源位于银河系坐标G-3721,与异常信号源处于同一恒星系。”计算机回复道。

刘曦的眉头紧皱。G-3721是一个距离开尔文阈20光年的恒星系统。异常信号和引力波扰动同时来自这个位置,这难道是巧合?或者说,这两个现象有着某种联系?刘曦的直觉告诉他,这里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或许是宇宙中其他智慧存在的证据。

虽然内心充满兴奋,但刘曦仍保持着科学家应有的谨慎。他深知,这种发现可能对人类文明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他立即启动了紧急预案,将这一发现上报给联合行星科学委员会。

一小时内,开尔文阈基地的高层科学家们纷纷聚集在控制中心,通过量子通讯系统与地球和其他星际基地的科学家们紧急召开视频会议。刘曦详细地汇报了发现的全过程,展示了数据和分析结果。

在讨论中,科学委员会决定派遣一艘装备最新曲速引擎的探索舰前往G-3721恒星系统,探查信号和引力波扰动的源头。刘曦因其发现而被任命为这次任务的首席科学家,直接参与到这场可能改变人类未来的探险中。

“奔宇号”成为了这次任务的旗舰,这艘飞船不仅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最高科技成就,也承载着全人类的希望。全球的量子通讯网络被调整,优先保证与“奔宇号”的通信,数以亿计的人通过全息直播关注着这次任务的每一个细节。

任务准备工作迅速展开,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紧锣密鼓地为即将到来的探险做着最后的准备。刘曦在不眠不休的日子里检查着每一个数据参数,确保一切万无一失。

五天后,“奔宇号”在开尔文阈星系的太空港整装待发。飞船的外壳闪烁着淡淡的银光,在周围的星辰映照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登船时,刘曦心中满是复杂的情感——兴奋、忐忑、敬畏,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毕竟,他们将要面对的是宇宙深处的未知力量,可能会超出人类理解的范畴。

随着一声低沉的轰鸣,“奔宇号”缓缓离开了停泊轨道,向着G-3721星系进发。利用最新的曲速技术,飞船预计只需要五年时间便能抵达目的地。然而,刘曦心中明白,这五年将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漫长旅程。

刘曦站在飞船的观景窗前,遥望着远方的星海。他知道,这次任务无论成功与否,都将改变人类对宇宙的理解。或许,他们将迎来与外星文明的第一次接触;又或许,他们将揭示出某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

但不管结果如何,刘曦已经做好了准备。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指挥中心,开始了他这辈子最重要的一次工作。

五年的星际旅程即将展开,而这,仅仅是故事的开始。

第二章:星际孤航

“奔宇号”启动时的轰鸣声逐渐消散,飞船渐渐驶离开尔文阈的停泊轨道。刘曦站在飞船的观景窗前,看着逐渐远去的星球,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这个旅程不仅是对未知的探索,更是对人类意志的考验。飞船的曲速引擎正在将他们送向G-3721星系,预计需要五年的时间。

在前往目的地的初期一切顺利,但当“奔宇号”进入曲速航行的中期时,突如其来的时空扭曲打破了宁静。飞船的警报声刺耳地响起,整个飞船的灯光闪烁不定。刘曦和其他船员们被迫从沉睡中惊醒,慌乱的脚步声回荡在狭窄的过道中。

“长官,我们遭遇了时空扭曲,曲速引擎严重受损!”首席工程师王海涛急促地报告。

刘曦快速赶到控制室,看到飞船的仪表盘上显示着一连串令人不安的数据。曲速引擎的损坏不仅导致飞船失去了部分推进能力,还对量子通讯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干扰。刘曦知道,失去与地球的通讯意味着他们将无法得到任何外界支持。

“尝试所有可能的方法恢复通讯,”刘曦命令道,“同时,召集所有高级官员开会。我们需要评估现状并做出决定。”

会议室里,刘曦与船员们围坐在一张长桌旁,气氛异常凝重。科学家、工程师和船员们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和焦虑。会议的焦点是如何应对眼前的困境:飞船的损坏、无法恢复的通讯和未知的时空扭曲。

“根据我们的初步计算,”王海涛插话,“按照当前速度,预计还需要11年才能到达目标。”

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会议室里最后一丝希望。没有与地球的通讯,这意味着他们将独自面对接下来的11年旅程。

“我们有两个选择,”刘曦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继续前进,或者立即返航。这个决定将影响不仅仅是我们的生命,还可能关乎整个人类文明的未来。我们必须慎重考虑。”

会议上立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支持继续任务的人认为,这可能是理解异常现象的唯一机会。反对者则担心,等他们回到人类文明时,一切可能已经太迟了。

“如果我们现在返航,”通讯官霰华反驳道,“到那时,开尔文阈可能已经被这种异常现象影响了。我们应该现在就回去,至少还能为可能的防御措施做准备。”

反对继续任务的船员们担心,这样的延迟可能会让他们错过解决宇宙谜团的机会。经过几轮激烈的争论,最终决定进行一次全船公投,以决定是否继续前行。

投票结果公布,微弱的优势支持继续任务。这个决定并没有平息争议,反而加深了船员之间的裂痕。每个人都意识到,他们正在踏上一段可能永远无法回头的旅程。

决定继续任务后,工程团队将全力以赴修复受损的曲速引擎。修复工作极其艰巨,许多关键部件在时空扭曲中受到了严重损坏。王海涛和他的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试图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内恢复飞船的推进能力。

与此同时,船员们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存挑战。食物和医疗物资开始短缺,一些重要设备因缺乏维护而失效。更糟糕的是,一些船员开始出现奇怪的衰老症状,这与他们观察到的异常物质衰变现象惊人地相似。

“我们需要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否则这次任务可能会提前结束,”刘曦对团队成员说道,“我们必须尽全力保持飞船的正常运作,同时保持高度的警觉。”

第5年,飞船的状况愈发恶化。在一次维修改造过程中,反对继续任务的船员试图控制飞船,强行返航,结果引发了一场未遂的哗变。这次事件导致了三名船员的死亡,使得飞船上的气氛更加紧张。

刘曦和他的团队继续努力修复飞船,面对不断增加的挑战和日益恶化的环境,他们始终未曾放弃。刘曦在日常工作中,逐渐发现自己视力的变化。医生诊断他为一种前所未见的退行性病变,可能与异常的空间环境有关。但刘曦拒绝进入休眠舱,坚决继续自己的工作。

“我们正在见证某种前所未有的现象,”刘曦对助手说,“这种现象似乎在加速一切的衰变过程。就好像某种基本的物理规律被改变了。我们必须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就在这时,工程团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王海涛发现了一种利用异常空间特性的方法,不仅修复了曲速引擎,还提高了其效率。

“理论上,”王海涛向刘曦解释道,“这种改进后的曲速引擎能让我们在两年内到达G-3721,而返程只需要一年。”

这个消息给了所有人新的希望。然而,刘曦知道,这也意味着他们将更快地面对未知的危险。即使如此,他们仍然决定继续前进,继续他们未完成的任务。

飞船继续在星际航行中前进,迎接着未知的挑战和风险。刘曦站在飞船的观景窗前,看着星际深处逐渐逼近的光点。他明白,他们即将面对的将是更为艰巨的考验,但他们必须继续前行,去揭开宇宙深处的秘密。

第三章:失控的守护者

“奔宇号”在接近G-3721星系的过程中,飞船的情况逐渐恶化。虽然曲速引擎已经修复,但飞船仍然受到不可预测的能量波动和空间扭曲的影响。这些现象不仅干扰了飞船的导航和通信系统,还引发了船员们的心理和生理问题。

刘曦望着前方的监控屏幕,那里显示出一片巨大的、扭曲的空间景象。前方出现的暗色区域似乎将周围的光线吸收,映衬出一种令人不安的氛围。

“长官,我们检测到前方有一种巨大的引力异常!”首席工程师王海涛焦急地报告,“这股引力波动不仅在影响我们的推进系统,还干扰了飞船的其他系统。”

刘曦点了点头,意识到这股引力波动的异常强度可能意味着他们即将接触到某种巨大的宇宙结构。他命令飞船调整航向,试图更接近这个异常区域,以便更好地理解它的性质。

随着飞船的逐渐接近,刘曦的疑虑也在不断加深。他们发现,异常区域的引力波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天体现象,更像是一种人工结构所产生的效应。飞船上的仪器开始显示出复杂的能量波动模式,这些模式与飞船之前检测到的异常现象相似,但却更加剧烈。

“前方有一个巨大的结构,”林晗通过显微探测仪观察道,“它看起来像是一个巨型的环状物体,正在缓慢地旋转。”

刘曦盯着屏幕上的结构,心中闪过一个大胆的念头:“这可能是我们之前未曾遇到的某种人工装置。它的功能可能与我们之前探测到的异常现象有关。”

飞船逐渐靠近这片神秘的结构,刘曦和他的团队开始仔细分析这个环状物体。它的表面覆盖着一种复杂的几何图案,散发出微弱的蓝色光辉。尽管看上去并不明显,但这股光辉却与飞船探测到的异常物质相似。

“我们正在接近结构的边缘,”王海涛报告,“根据扫描数据,这个装置的引力波动模式与我们之前观察到的异常现象有很大的相似性。”

刘曦下令启动深入扫描,以获取更多关于这个装置的详细数据。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团队终于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

“根据我们的分析,这个装置可能是某种高等级文明用来控制宇宙熵增的设备,”林晗推测道,“它的功能可能是通过调节周围的空间和时间,来减缓熵增的速度,从而延长宇宙的稳定状态。”

刘曦的眉头紧锁:“熵增是宇宙中不可逆的过程,控制熵增的装置如果失效,将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是的,”林晗继续说道,“这个装置可能曾经在稳定宇宙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在显然已经失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在这个区域检测到如此剧烈的异常现象。”

随着进一步的扫描,飞船的系统检测到装置内部的能量水平正在急剧下降。装置的外围结构也开始出现明显的崩溃迹象,暗示着它可能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装置的失效意味着它无法继续调节周围的熵增,”王海涛总结道,“这可能导致了整个区域的空间和时间结构发生严重的扭曲。”

刘曦决定前往装置内部进行更深入的调查。他们通过装置的外部进入了一个充满复杂机械结构和闪烁光点的区域。这个区域的内部结构庞大且错综复杂,墙壁上满是高度集成的电路和古老的符号,仿佛是一座巨大的控制中心。

“注意周围的辐射水平,”刘曦提醒道,“我们不知道这个设备的能量残余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

在对装置的核心部分进行检查时,团队发现了一个显著的异常:核心的能量源已经几乎完全耗尽,控制系统的主要部件也出现了严重的故障。

“看来装置的失效是由于其核心能量源的枯竭,”刘曦分析道,“这导致了它无法维持对熵增的控制,最终引发了这一系列异常现象。”

刘曦和他的团队继续研究装置的工作原理,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发现,这个装置通过调节宇宙中的引力波和能量场来抵消熵增效应,但由于核心能量源的枯竭,这些调节功能已经完全失效。

“我们可能无法修复这个装置,但了解其原理对于我们未来的研究至关重要,”刘曦总结道,“我们必须将这些信息传回人类文明,以便他们在面对类似威胁时能够做好准备。”

在离开装置后,刘曦和他的团队重新回到“奔宇号”,他们决定尽快返回,以免被这片失控的熵增区域进一步困住。飞船在艰难的推进下,终于摆脱了引力波的影响,开始了返航的旅程。

飞船的返回过程并不顺利。由于装置的失效和周围环境的持续影响,飞船的各项系统仍然遭遇不同程度的故障。然而,刘曦和他的团队坚信,他们所收集到的数据将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宝贵的参考,帮助人类文明更好地应对宇宙中的未知挑战。

当“奔宇号”终于返回到人类控制的星域时,团队成员们深感疲惫但也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他们知道,虽然这次探索经历了巨大的风险和困难,但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将为人类文明的未来铺平道路。

在返回后,科学委员会对“奔宇号”所带回的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刘曦的团队也被称为“熵增研究小组”,其任务是研究和处理熵增失控的相关问题。刘曦越来越明确,那个失控的装置不仅是一个高级文明的遗物,更是人类未来可能面临危机的前兆。每当他回想起在异常区域的经历时,那巨大的环状物体、复杂的能量波动以及失控的熵增现象,心中总会涌起一股低沉的预感。

“我们必须深入了解这个装置的工作原理,”刘曦在一次会议上对研究小组的成员说道,“如果我们不明白它的构造,未来可能会陷入无法掌控的境地。”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团队终于成功解读了一部分装置的数据。奇怪的是,部分数据呈现出相互矛盾的信号。这些信号经分析后,刘曦发现似乎是某种故障回路的反馈,代表着更深层次的熵增影响。可这些信号掩藏的真相,不禁令所有成员感到毛骨悚然。

“你的意思是说,这个装置的设计是有意让熵增现象的失控成为现实?”助手李昆皱眉。

“我们无法确定,但设计者似乎故意设定了一些回路来实现这种效果。”刘曦沉思,额头上的皱纹不断加深,“有可能是为了控制,或者是为了其他目的。”

不久后,飞船上出现的奇异现象开始加剧,船员们出现了明显的精神恍惚和意识模糊,部分人甚至开始产生幻觉。刘曦深深感到事态的严重性,这可能不仅仅是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可能是装置背后隐藏着某种更深层次的威胁。

为了调查这些异常现象,刘曦决定重新前往设备区域,试图找到控制系统的故障源并修复它。团队成员们犹豫不决,但刘曦毫不犹豫下了命令,认为这是唯一的解药。

进入设备区域后,映入眼帘的依然是那巨大的环状结构,静谧而复杂。刘曦和他的团队小心翼翼地开始检查设备,试图定位那些异常波动的源头。在深入到一处被阴影笼罩的控制台时,刘曦无意中触碰到了一个未被分析的控制面板,立刻一阵强烈的电流通过他的手掌,仿佛有某种力量在召唤他进入更深的思考。

“长官,小心!”王海涛大叫,但为时已晚,刘曦的意识似乎被某种奇异的能量层层包围,陷入了一种难以描述的状态。那些模糊的信号开始逐渐清晰,就在刘曦眼前闪现出几乎无法理解的图景。

他似乎看到了宇宙的一部分,整个宇宙都在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框架中运动,那些环状结构的运转与熵增的失控如同命运的交织,形成了一种微妙却又脆弱的平衡。与此同时,那些模糊的速度和引力在此刻完全和谐一体,刘曦意识到,这一切都是在警告他:熵增不仅是自然法则,甚至可能是某种高级文明对此的刻意操控。

“我们必须阻止这种状态的蔓延!”他突然醒悟,强烈的决心驱使他快速回头,试图将这一发现传达给团队。

然而,当他转身时,发现和他一起的团队成员早已被奇怪的能量波动淹没,幻觉与现实交替缠绕,使他无法辨别周遭是否安全。李昆和其他人也陷入了同样的状态,表情恍惚。

“快,保持清醒,保持联系!”刘曦试图大声喊叫,然而他已有些疲惫的声音被周围的空间吞噬,打破了仅存的一丝理智。

就在这混乱的时刻,刘曦终于意识到,在这宇宙空间中,还有其他文明的精妙设计在进行着。他必须在终极审判之下,找到平衡点。这是一个无声的呼唤,他明白这与他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息息相关。

“不能在此停留,必须离开这个地方。我们还有希望!”他敏捷地穿过设备区域,确保每个团队成员都保持警觉。

“长官,您刚才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王海涛在过程中受到启发,“是另一种方式来操控这一切的文明?”

“我不知道,但我们必须阻止这个恶性循环的形成,任何数据都必须保存下来。”刘曦的思维在迅速运转,决定用这些对未来的设计进行记载,决不能让这些信息就此消亡。

最终,他们跑到了飞船的控制室,焦急地开始传送数据,同时彻底清除了“奔宇号”中的某些核心程序,确保在他们离开时,这些复杂的信号不会造成毁灭。

而此时,整个宇宙也似乎在反应着他们一系列的举动,周围的空间开始扭曲加剧,那些光芒在瞬间变得刺眼无比。

“我们必须逃离这里!”刘曦感知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一边奋力操控飞船,试图突破这些扭曲的时空壁垒。

随着一声沉闷的轰鸣,“奔宇号”开始穿梭在剧烈的引力波动中,刘曦紧握控制杆,心中暗暗祈祷。他们能否挣脱这股巨力,又能否将已收集到的数据信息成功传回给人类文明,仍是一个未知数。

第四章:回响

三年后,“奔宇号”经历了漫长的返程,最终回到了人类控制的星域。当飞船缓缓驶入基地的港口,船员们终于得以松一口气。然而,他们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科学委员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评估“奔宇号”任务的结果,以及未来应对异常现象的措施。刘曦带领他的团队,向委员会汇报了他们在G-3721星系的发现,尤其是那个失控的熵增控制装置。

“我们发现了一个失控的高等文明装置,设计之初是为了抑制宇宙中的熵增现象,”刘曦解释道,“但由于核心能量源枯竭,这个装置已经停止运作,导致整个星系的物理状态变得极度不稳定。”

会议室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委员会成员们交换着沉重的目光。主席史密斯博士的眉头紧锁:“你们的报告是否意味着,这一现象可能扩散到更大的宇宙范围,威胁到我们现有的文明?”

刘曦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根据我们的分析,虽然暂时没有证据表明这场熵增失控会立即蔓延,但它已经造成了局部空间的不稳定。如果不加以控制或解决,最终可能会引发更大范围的灾难,甚至可能会波及整个银河系。”

这一回答引发了在场成员的阵阵低语,显然,这种风险是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尽管之前有过关于熵增控制的假设,但真实面对如此规模的威胁,却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史密斯博士果断地说道,“人类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必须尽快研究出应对措施,阻止熵增失控进一步扩展。”

接下来的讨论围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展开。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应对方案,但大多数都因为技术和资源的限制而无法实施。经过多轮讨论,终于,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利用宇宙中最强大的能量源之一——中子星,来构建一个极端条件下的对撞装置,以逆转或抑制熵增失控的趋势。

这个想法来自于对“奔宇号”带回的资料的深度分析。刘曦的团队发现,尽管那个失控的装置已经停止运作,但其设计原理暗示,通过施加极端强度的对撞能量,可以暂时逆转熵增现象。他们推测,如果能在适当的条件下重现这一过程,或许可以部分恢复宇宙的稳定性。

“这就是我们提议制造‘奥米茄环’的原因,”刘曦继续解释,“这个对撞装置将围绕一颗中子星建造,利用其极强的引力和能量场,产生足以影响整个星域的能量对撞。目标是通过这种对撞,创造出一种名为‘稳态子’的粒子,理论上可以抑制熵增扩散,并稳定受影响的空间区域。”

史密斯博士深思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开口:“这项计划无疑是空前的,但也是我们目前唯一的选择。我们不能冒险等待熵增失控的进一步扩展,必须主动采取行动。”

在委员会的决策下,制造“奥米茄环”的计划迅速启动。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工程,必须在中子星的强大引力场中建造一个巨大的粒子对撞装置。整个装置的设计直径将达到一个天文单位,以确保对撞产生的能量足够影响整个受熵增失控波及的区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的资源和技术被迅速调动起来。各个星系的科研力量纷纷加入到这一项目中,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奥米茄环”的建造。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对熵增失控的关注也逐渐升温,科学界和公众之间的讨论热烈而深刻。

刘曦作为“奔宇号”任务的首席科学家,也成为了“奥米茄环”项目的核心顾问。他亲自监督了装置的设计和建造过程,并参与了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在他看来,“奥米茄环”不仅仅是一个应对眼前危机的工具,更是人类应对未来类似威胁的一次关键尝试。

然而,随着项目的推进,刘曦心中的忧虑也在加深。他知道,这个装置虽然有可能成功抑制熵增失控,但它本身也存在巨大的风险。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项目进入最后阶段时,时间已变得极为紧迫。异常场的扩展速度比预期更快,人类的殖民地开始感受到空间不稳定带来的影响。科学家们明白,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终于,在熵增失控即将波及人类聚居地的前夕,“奥米茄环”完工了。项目的总指挥霰华,那个曾经在“奔宇号”上担任通讯官的年轻女性,如今已是这项工程的核心人物。她站在主控室中,透过观察窗注视着散发幽蓝光芒的中子星,心中默默祈祷这一切能够顺利完成。

“刘曦,”她轻声自言自语道,“这个冒险的计划,必须成功。”

在最终的倒计时中,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霰华的手指悬在启动按钮上方,脑海中闪过无数过去的画面:那个改变一切的信号,奔宇号上的漫长旅程,高等文明的警告,以及如今即将启动的“奥米茄环”。

霰华毫不犹豫地按下了按钮。

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巨大的能量爆发,整个“奥米茄环”被刺眼的光芒所吞噬。中子星的引力场与对撞能量产生了剧烈的共鸣,整个空间似乎在这一刻扭曲了。

第五章:终极审判

“奥米茄环”的建设终于完成,全球的目光集中在这一宏伟工程上。科学家们全神贯注地监控着装置的每一项数据,期望通过这一最后的手段,稳定熵增现象的扩展。人类文明的命运就此悬于一线。

在启动仪式的那一刻,全人类屏息凝视着实时数据。装置在中子星周围成功产生了强大的粒子对撞,其理论上应能生成反熵场,抵消熵增的扩展。最初几周,数据表现出积极的趋势,熵增的速度似乎有所放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逐渐浮现。尽管“奥米茄环”在局部区域产生了稳定的反熵效应,但整体的熵增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更糟的是,数据开始显示出异常的波动,表明熵增的速度可能在加快。

刘曦和他的团队陷入了巨大的焦虑中。他们意识到“奥米茄环”并未如预期那样有效遏制熵增现象,反而出现了新的问题。科学界的恐慌迅速蔓延,全球范围内的撤离计划被迅速启动,但熵增现象的扩展速度远远超出了所有预期。

在一次紧急会议上,刘曦提出了关键的理论:“‘奥米茄环’在局部范围内有效,但其规模和能量输出仍然不足以逆转熵增的现象。我们需要在更多的中子星周围建立类似的系统,形成一个强大的反熵网络。”

这一提议引发了激烈的讨论。部分科学家认为,继续扩展对撞网络可能带来更多未知的风险,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空间不稳定。然而,在没有其他有效方案的情况下,科学委员会决定按照刘曦的建议,继续推进“终极抑制计划”。

全球科技资源被调动,用于在更多的中子星周围建立对撞装置。这个过程异常艰巨,技术和资源投入巨大,但情况的紧迫性迫使所有人迅速行动。数以亿计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全力以赴,奋战在建设现场。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工作,新一轮的对撞网络终于完成。这个网络被设计成一个比“奥米茄环”更庞大的系统,理论上应能产生足够的反熵效应,以阻止熵增现象的蔓延。然而,系统的运行并未如预期般稳定,反熵效应出现了明显的不均衡,导致熵增现象在某些区域变得更加严重。

刘曦和他的团队陷入了更深的焦虑中。他们意识到,即使是扩展后的对撞网络,也无法有效逆转熵增现象的扩展。面对逐渐加剧的熵增现象,他们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办法,避免更大的灾难。

随着熵增现象的不断扩展,整个宇宙的稳定性变得岌岌可危。科学家们发现,“奥米茄环”及其扩展网络的能量输出已经达到了临界点,任何进一步的运行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无法控制的空间崩溃。

在最终的紧急会议上,刘曦向科学委员会汇报了最新的研究结果。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焦虑和无奈:“我们面临的威胁比我们预期的要严重得多。现有的抑制计划可能无法阻止熵增现象的蔓延,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空间崩溃。”

科学委员会决定启动“终极抑制计划”的最后阶段,尽管这一决定充满了风险。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全力以赴,确保装置在启动时能够达到最佳状态。然而,不幸的是,这一阶段的运行并未如预期般成功,反而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最终,“奥米茄环”及其扩展网络的能量输出达到临界点,引发了一次空前的能量释放。空间发生剧烈的崩溃,整个系统的失效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真空衰变。数以千计的恒星瞬间被蒸发,留下一个直径约200光年的空洞,成为银河系中的一处巨大伤疤。

七万年后,克尔赛文明的一名初级观测员盯着自己的监测屏,突然直起身子。克尔赛人是一种高度进化的生物,拥有多个触须和复眼,他们的科技水平远远超过了人类巅峰时期。

“报告长官,”他用触须快速敲击着通讯面板,发出一连串的生物电信号,“在坐标AZ-4399发现一处空洞,直径约200光年。”

片刻后,一个平静的声音回应道:“能量特征?”

观测员迅速调出详细数据,他的复眼快速扫描着各项参数。“与K3-89号空洞99.7%相似。残余能量衰减曲线符合标准模型。”

“已过滤,残渣。继续观测下一个象限。”上级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厌倦。

空洞所在的区域被代表大过滤器残渣的蓝色所覆盖,记录进了数据库中。

作者:Claude+Gemini, instructed byvxst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作者:琴春(单春晴)

我,单春晴( 身份证号 330105199412120020 )授权任何人转载部分或全部的内容,并授权转载时对内容进行任意修改。转载时可自由选择是否注明出处和作者,但不可标注除单春晴以外的任何作者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如今星月皆无光,僵坠的蝴蝶不再,笑容与爱意已消逝。然而青年们很平安:没有人举起纸张,没有人血染广场。

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莫非在世上理想已尽失,大家都甘心认命了么?又或黎明已至,无需高呼呐喊?抑或昔日高呼的勇士,已被众人拖入绝望深渊;而人们在阴影下,小心翼翼地献上自己的嘴巴,换取一时的安宁?

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天没有亮。然而救世主已经死了,唯一的路就是呐喊:毕竟,造就绝望的,终究只是些微小石子投射的巨大阴影而已。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一切都会好的,要相信。

1453

作者:单春晴

我,单春晴( 身份证号 330105199412120020 )授权任何人转载部分或全部的内容,并授权转载时对内容进行任意修改。转载时可自由选择是否注明出处和作者,但不可标注除单春晴以外的任何作者

罗马共和国的帝国时期,无论是建立,还是灭亡,都上感天象。凯撒被刺杀后,人类有史以来最明亮的彗星连续七天出现,罗马的史书和汉书都记载了这一天象,此后,罗马共和国进入帝国时期。在新罗马城被攻破的七天前,发生月食,七天后新罗马被攻破,罗马共和国灭亡。或许是偶然,或许是必然。直到今天,穆斯林社会仍然纪念着这个事件,土耳其1951,2012年拍摄的两部主旋律电影《买买提上城记》就是典型的例子。

按可以交叉印证的史料记载,新罗马被攻破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 乌尔班大炮起到了心理威慑作用。虽然无法攻破城墙,只能打下一些瓦砾;但它的持续的一个月,每隔数小时发射一次的巨响,告诉了守军,买买提这次将用倾国之力来攻击城市:乌尔班大炮造价昂贵,并且会炸膛,但买买提仍然从后方源源不断地运输炮管和炮弹来攻击城市;经后人整理计算,光是乌尔班大炮一项,产生的支出,就高达30万到100万威尼斯金币,是奥斯曼帝国数年的岁入,也是当时罗马几十年的岁入。
  2. 金角湾的陆路无法防守,导致了奥斯曼海军通过陆路进入金角湾。这是有史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战术,虽然奥斯曼海军进入金角湾之后,被罗马共和国的海军关门打狗,损失惨重;罗马共和国的海军直到破城时,都在海上压制着奥斯曼帝国海军。这和乌尔班大炮一样,是极高支出并且没有实质成果的作战方式,只是造成了相当的恐慌;罗马共和国完全指望海路运输的补给和人力来长期作战,金角湾被封锁会让补给和人力无法进入。事实上,封锁几乎毫无效果,威尼斯的小舰队在没有损失一船一人的情况下,毫发无损地通过金角湾进入港口,带来了根本没有海路运输的补给和人力的消息。如果奥斯曼帝国真的能够封锁海湾,可能罗马的崩溃还会晚许多。
  3. 守城部队的极度缺乏,导致城墙无人防守。买买提可以发动对每一寸城墙的人海攻击,但守军完全做不到防御每一寸城墙。买买提在确定大炮无效后,还尝试了挖地道来攻入城市,但罗马在极度缺乏人力的情况下,摧毁了所有地道。买买提的金角湾舰队出现后,守军还需要分散一部分人力去运作舰队。极其有限的守军,既要在大炮的恐惧下,每天面对潮水般总攻的部队,又要参与地道的反攻,还要分出一定的人力来运作海军。

即使如此,1453年仍然是一个意外。买买提的最后总攻,包括同时发射的十几门大炮,全部的军力和海军,靠着尸体堆平了壕沟,在城墙下同时进行地道挖掘和云梯攀登,仍然没有攻破城市;直到发现一个被瓦砾遮盖的小门没有守卫,甚至没有关闭:这在双方的记载中都认为是一个意外。买买提几乎是完全靠这个小门上的城。

人类历史从此转向,罗马的希腊语著作大量散失于各地,导致了文艺复兴;拜占庭城作为最重要的欧亚连接的端点,使得欧洲几乎完全失去和东亚的商贸,导致了大航海时代。如果那一扇门关闭了,人类的历史还会继续,但绝无可能出现文艺复兴,毕竟没书;绝无可能出现大航海时代,途径拜占庭辐射控制的区域的商队成本比大航海时代的船只成本低得多。

实际上,以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军事天赋(从其年轻时指挥的大量“奇迹般”、“神助的”战役可以看出,职业化的罗马军团,在他的指挥下可以),如果对买买提上城的消息有所准备,罗马不会在这一天灭亡。当时的财富集中有两种方式,第一是政府的税收,这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虽然养活一批官僚没有问题,但不可能有任何多余的财富征召军队;第二是东正教的圣座,在东正教的影响范围中,一直有大量的、不属于罗马政治版图下的信徒朝圣进贡。在1450年,罗马共和国圣座如果开始组建宗教卫队,并且像东正教辐射的地区普遍进行号召,而不是在要不要和西方教会合并的问题上内斗,完全可以在1453年之前组建一两个职业罗马军团的兵力;这仍然和买买提的兵力,或者和罗马共和国历史上拥有的兵力,都相差巨大,但完全可以保证守城时好歹可以轮班休息。

人类历史就是一连串的意外,每一个意外都可能影响几千万,几十亿人的存亡……

很有趣,很残忍。

作者:单春晴

我,单春晴( 身份证号 330105199412120020 )授权任何人转载部分或全部的内容,并授权转载时对内容进行任意修改。转载时可自由选择是否注明出处和作者,但不可标注除单春晴以外的任何作者

乱七八糟的蓝色天空 可能有些白云吧
想把星星丢到水面上 划出漂亮的波纹
不知道还剩下多少时间
要活得美好呀
每一天
每一刻
像飞鸟一样翱翔
就算坠落在深渊里
也要看尽美丽的风景
尽力,为世界也留下一抹鲜艳的色彩吧

要努力的生活下去呀

作者:单春晴

我,单春晴( 身份证号 330105199412120020 )授权任何人转载部分或全部的内容,并授权转载时对内容进行任意修改。转载时可自由选择是否注明出处和作者,但不可标注除单春晴以外的任何作者

2017年感觉经历了很多事情,是挺奇特的一年吧。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在一个奇特的压抑的梦境里生活,感觉不是一个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呢。可能是确实有些抑郁,总是以为可以找到很多事情来填补这个抑郁,但还是给别人带来了好多负能量。真的很不好呢。

有时候会觉得世界没有自己的话会变得更好,而自己确实希望世界变得更好来着。虽然感觉这么做有些自私,但毕竟进入了生活这个游戏,无论被设定了什么难度,总要看完每一面的风景吧。可能高难度的弹幕确实会更难对付,但又何尝不是一个美丽的景象呢?未来回想起来可能也会是丰富多彩的奇遇吧。虽然觉得自己对世界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但可能还会有一些人觉得我是一道还不错的风景吧。

有时候会梦到自己躲在瀑布后面的偷偷地看着外面,可能是自己一直不敢从里面走出来吧。总是戴着一个又一个面具,总是做着别人期望自己做的事情,即使不情愿,也想让别人看到希望看到的样子。应该是一个很坏的习惯呢。总是觉得自己应该被讨厌,总是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需要和人保持距离的存在。虽然确实是事实,但也没有太多好的结果呀。

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一年内成为一个能给周围每一个人都带来快乐的人吧。虽然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至少应该尝试一下呀。

2018年一定要快快乐乐的呀,大家都认为我是一个很快乐幸福的人,确实也应该是这样的吧。

bilibili 2017拜年祭 再一次 猜测解析

作者:单春晴

我,单春晴( 身份证号 330105199412120020 )授权任何人转载部分或全部的内容,并授权转载时对内容进行任意修改。转载时可自由选择是否注明出处和作者,但不可标注除单春晴以外的任何作者

众所周知,有三个表面结局

  • 男死女活
  • 女死男活
  • 男女都活

很显然地,一切事物都与食物有关,所以这三个结局也被称为北京烤鸭结局,巫山烤鱼结局和东坡肉结局。根据设定,这三个结局是在平行世界循环/同时发生的,场景都在同一个古堡中。

在表面结局后,由于重返档案室,形成时间循环。故而表面结局并不是最终结局。由于是时间循环,最终结局其实在剧情发展中已经交代了,它们是

  • 男女主均死无人逃出
  • 女主死去后男主后单独逃出

在剧情过程中,有大量暗示说明了这些内容,比如

  • 城堡里只有女主的骸骨
  • 男主在本子中写满了“我就是魔鬼”
  • 骸骨越靠近档案室越多

现在根据之前的三个表面结局,论述一下未来(在叙述中是过去)的发展。

对于男死女活的烤鸭结局,女主可能没有等到男主,由于比较感性,刚刚被男主搭救,感情澎湃,在走廊里徘徊等待后死去。入口处各种坐姿的骸骨和走廊里的骸骨说明了这一点。一开始女主不开车和在车坏了以后的表现可以看出她不太会修车,故而这也有可能是她不出去的原因之一。或者,女主可能等到男主,则情节进入男女双活表面结局。

对于男活女死表面结局,比较简单。男主可以选择在城堡里等待,在等待许久无法等到女主后,自称非常理智的男主会走出城堡,拿他拿到的修车工具修好车开回去,门口的烟蒂之类的都暗示了这一点。如果等到女主,进入再次随机进入三个表面结局中的一个结局。

对于男女双活表面结局,很显然城堡里没有足够的食物(否则也就没有女主的骸骨了),所以白首双星是不可能的。由于城堡中没有男性骸骨,但有大量同一个人的女性骸骨,说明女主以某一种原因死了。女主感情影响理智让男主活下去存在可能,当然,考虑到本子里写满了“我就是魔鬼”,男主学习先导的优秀传统把女主杀死后逃出也不是没有可能,骸骨的分布和形态也说明了这一点,对于在走廊和入口附近的骸骨,其形态是自然死亡的背靠墙壁的坐姿,而对于在深处的骸骨,其形态有头下脚上的,有倒歪的,斜躺在楼梯上的,很少有坐姿和卧姿的,这些骸骨不太可能是正常死亡的。在男女双活的结局中女主会死也不只有骸骨的性别、形态和本子几处证据。在一个情景中,男女主在墙边讨论眼睛的问题,根据两个单活的表面结局,此时眼睛在哪一方谁就会在下一个死去。在双活结局中,这个场景并不是没有眼睛,而是眼睛在女主一方。所以,对于男女双活结局,男主会杀死女方或女方自杀。

故而,最终的结局是男女都死或者男活女死。所以,这个剧情说明了一个道理,男女分手了以后又不复合,还腻腻歪歪的去两人探险,即使不被FFF团当作假分手烧死,最终还是没有好结果的。

虽然是试验新的模式,但大过年的放FFF团的恐怖片真的好吗…

希尔伯特问题简述(上)

作者:单春晴

我,单春晴( 身份证号 330105199412120020 )授权任何人转载部分或全部的内容,并授权转载时对内容进行任意修改。转载时可自由选择是否注明出处和作者,但不可标注除单春晴以外的任何作者

希尔伯特问题集包括23个问题,是近代哲学上最受人关注的问题,启发了近代多领域的研究。之前零零碎碎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随笔,近几天把它们整理了一下。(数学证明什么的还是直接看相关论文吧…常见的数论/计算理论什么的书里面也会有几个,毕竟老问题了…每一个问题的证明都比较复杂…窝要是复述一遍估计说不定会跳过了关键步骤什么的zz

希尔伯特第一问题

描述:可列集合之无穷基数和实数集合基数之间不存在任何集合的基数
人话:没有比整数集合大,比实数集合小的集合
哲学含义:集合过渡的连续性,是否存在无穷多个无穷大,(感觉是不明显地向化圆为方致敬?一个可数一个连续的
现代结论:不能在ZFC下证否或证明
倾向性猜想:我觉得连续统假设在我看来,以我的直观上认为是错的(直观而已。映射的证明方法限制了证明思路,可能需要更靠谱的公理体系和证明方法才能证明/证否这一假设。这依赖于另一种公理化集合体系,先构造集合在设立公理的方法可能可以是公理化集合论的一个突破。但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好办法zz

希尔伯特第二问题

描述:公理系统彼此之间相容性是可判定的
人话:可以证明一个系统是不是在定义上就自相矛盾
哲♂学意义:现代科学基本上都以公理+逻辑为基础,相对论等科学的发展都来源于原先公理体系的矛盾性,发现矛盾性或者找的发现矛盾性的方法可以极大地加速新理论的创立,然而并不能这样
现代结论: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
思考:图灵喜欢拿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证明方法证停机问题玩…

希尔伯特第三问题

描述:两个同体积多面体,是否一定有方法将第一个分割后结合成第二个
哲学意义:明显地向化圆为方致敬?只不过是两个方了zz
现代结论:不可以
思考:为啥空间是三维的?看希尔伯特第三就知道~(吗?直觉上感觉2和3是神奇的数字,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结构上有很多明显的不同,但或许只是因为理解四维空间比较困难,说不定三维和四维之间也有很多不同zz开始人择原理了

希尔伯特第四问题

描述:什么是平面,以及为什么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什么是最短?什么是距离?
哲♂学意义:量度方法
现代结论:额..希尔伯特想问啥?
思考:我觉得他大概想问怎么定义范数,哪个范数是自然的定义。感觉定义范数的方法多姿多彩,但要定义什么是“自然”的就会打起来;还不如像碰到emacs和vim哪个好一样不要发表意见

希尔伯特第五问题
描述:李群是不是光滑流形
哲学意义:这和李群的定义有关吧
现代结论:解析李群和光滑李群是同一个东西
思考:好像有直接用光滑性定义李群的…

希尔伯特第六问题
描述:物理是不是可以公理化
哲♂学意义:康德告诉你,就是不可以,实验是不能证明真理的,因为存在可能的黑天鹅效应,但实验可以检验(假设的)公理,所以相信拉普拉斯的话就直接拿来用好了;
现代结论:古代就有了(虽然可能纯属歪打正着
思考:如果把没有观察到反例当作事实的话说不定可以;这是一个信仰的问题,我是相信拉普拉斯的用概率代替上帝的行为,并反对拉格朗日,当然也有很多人相信拉格朗日…好像爱因斯坦就讨厌概率论来着?理性宇宙设计是很多物理学研究的默认假说,但要是真的物理定律实际上是一大坨乱糟糟的东西怎么办?人类认为的优雅和实际上的优雅可能有很大差别吧…虽然是信仰,自大到自以为宇宙的设计者和人类对简洁的定义一样可不太好,弦论什么的只需要一个反例就变成纯数学玩具了

希尔伯特第七问题
描述:代数数的无理次幂是不是超越数?
哲学意义:额
现代结论:是的,数学分析课上会提到的样子
随着世界的发展之前的未解之谜都会变成常识的样子zz

希尔伯特第八问题
描述: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
哲学意义:额
现代结论:额
感觉黎曼猜想需要有一种新工具才能解决,而且1/2让人充满遐想~~总觉得和空间拓扑结构有关;哥德巴赫猜想感觉被布朗引导了歪路上,个人不认为陈氏定理可能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有什么帮助…椭圆曲线可能是个方向,但也有可能是另一种结构;孪生素数H已经可以做到6了(如果你相信爱骆驼-嗨波丝毯的话),证明的也有246了…结果会不会像布朗的那条路这样就不知道了额,感觉毕竟是不同的手段不同的问题不应该悲观,但数论里面证明4到2用从头到脚都不一样的方法太多了,所以也难说,陶哲轩好像也没能用这套方法做到2,应该这条路会有点困难;这三个问题直觉上让人觉得联系很紧密,数论问题很多最后都是数学结构的基础的问题(素性),感觉有种在研究真理的感觉zz但说不定实际上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呢

希尔伯特第九问题
描述:最通用的互反律是啥
哲♂学意义:二次互反确实是一个极其巧妙的思路..突然想吐槽高斯的算术探索的中文翻译真有点…
现代结论:阿呆搞出来的代数域下的基本上可以算是解了?但in any number field的通用解..要不吃点药?
要对数域的集合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在这个问题上找到解吧,特别是数域和数域之间的关系…代数是人类发明的最难的几个学科,但也是唯一几个感觉接近真理的;在人类连数域的定义都没有完全搞明白(希尔伯特第一问题)的情况下不是特别好直接开始研究in any number field的东西吧。。要一步步来吧。。不过可能启发对数域的定义倒是事实;但感觉已经被阿呆洗脑严重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集合定义方法了zz

希尔伯特第十问题
描述:解丢翻图方程的算法
哲学意义:无穷的有限化
现代结论:并不能
额 传统的计算理论历史背景资料?课上肯定讲过?虽然是上午的课全睡过了

希尔伯特第十一问题
描述:二次型的解
哲学意义:额 不懂
现代结论:好像可以用局部分析来推
不是特别理解,感觉也是和素性相关的问题,但看证明又和第八问题里面的那种素性联系不起来zz没想明白,到时候可以再想想

清朝的贰臣与舆论

作者:单春晴

我,单春晴( 身份证号330105199412120020 )授权任何人转载部分或全部的内容,并授权转载时对内容进行任意修改。转载时可自由选择是否注明出处和作者,但不可标注除单春晴以外的任何作者

任何一个时代,一旦有改朝换代,就有一批前朝遗民和两朝贰臣。上至商周,下至民末,无不如此。而在任何一个时代,对于这些贰臣的舆论,总有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商周以来到唐宋时期,留存资料较少,现存资料很难有效地反映当时的整体社会思想舆论变化;而民末一事,很多事物至今都不能算是盖棺论定,所以也很难做一个客观有价值的评判。而在明末清初,社会档案留存已经足够丰富,其变革距今也足够久远。可以说是研究贰臣在舆论上的地位这个问题的最佳时代。

贰臣的形成,是改朝换代的历史必然。没有任何一次改朝换代不存在贰臣;而贰臣的产生原因,历朝历代基本一样,不外乎是顺应天下潮流,维护自身利益而已。从商代微子的“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到明末士人着囚服在午门外迎降,从形式到实质,基本都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可谓是“年年岁岁臣相似”。而对贰臣的舆论,则会根据朝代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朝代会一直维持贰臣的仁人地位,典型的就如刚提到的微子;而大多数朝代,对贰臣的舆论会根据政治需要而有多个不同的阶段,有的以不提告终,有的则编贰臣传加以贬斥,可谓是“岁岁年年论不同”。从征伐时的顺天命,到建国的不提,再到之后的重现审视以至于贬斥。这个过程,基本上是和当前政府的政治需要紧密相关的。而其中最典型、过程最完整的一个朝代,便是清朝。

在讨论清朝之前,先以第一人称视角看看一个拥有无限舆论控制力的虚拟朝代,贾朝,在建立时需要经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首先,贾朝的创立者还在逐鹿中原之时,对手的臣子投降,必然的选择是倒履相迎,同时加以提防。这个时期,投靠者多多益善。故而,贾朝的统治者会希望这个时期对贰臣的社会舆论是宽松的,以“凤鸟择枝而息,良臣择主而事”为主的,此时也是贰臣言论最为自由的时候。过了十几年,贾朝的开国皇帝把天下打下来了。在此时,要做的首要任务是防备前朝遗臣反扑和割据势力造反。而那些贰臣,则是防备这两者的最佳选择。贰臣之所以能成为贰臣,要么有才,要么有兵,要么有名。没有才,没有兵,没有名,就算投靠,贾朝也不会重用。在这个时期,有才的贰臣为贾朝建立文治武功,加强贾朝的政权根基,动不得。有兵的贰臣随时可能黄袍加身,必须好吃好喝供着。有名的贰臣是天然的劝降官,即使他不愿为贾朝和前朝之间提供沟通的纽带,其归顺本身就是一个足够有用的符号,只要他不乱讲话,就要好好对待。所以,这段时期的宣传应该要宣传忠君,但也要宣扬贰臣。而将这两者融合,就叫“顺天命”,此时如果还有不太可能敌对的敌对国、稍有可能造反的敌对组织存在,很有可能还会做一些思想上的统一和镇压,如秦朝的焚书坑儒、清朝的文字狱就是思想上的镇压的极端例子。接下来,贰臣老的老,退的退。而贾朝也已经巩固。此时,让朝廷能够有效地为控制思想,稳定社会的传统儒家文化就会开始逐步成为社会主流。无论贾朝的创立者是遵循法家,兵家还是黄老,儒家文化忠君、维护现有秩序的吸引力都无法抗拒。此时,对于贰臣的评判,要么不提,而那些提起来的,也不需要过于客气。

故而,一个拥有无限舆论控制力的朝代,会控制社会舆论使其对贰臣的评价经历从宽松,到只提顺天命,再到逐步不提以至于贬斥的过程。成功的朝代基本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而很多失败的王国则会有一个在群雄逐鹿时便强调忠君的环境(如东周时除了秦齐以外的所有诸侯,三国时吴国等);这似乎说明了朝代的成功和对社会舆论的控制力有很大的关系。不过,不是每一个朝代都会经历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像隋唐的贰臣,唐朝基本没有进行贬斥;不过这也有可能是唐朝从皇帝开始就不能算是个忠臣的原因(实际上,基本每一个以造反起家的朝代,都不太会贬斥贰臣;而每一个外族入住,基本都会在朝代中贬斥贰臣)。

清朝完整地经历了这样一个舆论的变化过程。

在清朝入关之前及入关之初,清朝一直有一个对贰臣比较轻松的环境,贰臣能够活在比较宽容的社会环境中。无论是终身不仕的前朝遗民还是当权的清王朝,对贰臣都没有太多关于忠贞与否的评价。而到了平三藩之时,社会对贰臣的评价一般是以顺天命为主,不太做过于深入的讨论。到了乾隆朝,贰臣寿数也都到了,清王朝通过修订贰臣传,以及进一步深入宣传儒家忠君的思想,将贰臣的行为进行贬斥。这一个过程,有很多原因。社会上,经济上,政治上的原因都有。根据先贤的说法“黄狸黑狸,得鼠者雄”。虽然舆论是各方势力共同决定的,但此时的得鼠者,估计只能是清廷。无论是贰臣还是遗民,估计都不太愿意在《贰臣传》中被人提到。不过舆论到了清朝的“国家利益”之前,似乎也不能做什么抵抗。

清廷可能是用经济的力量无为而治,也可能是通过修书来有为而治,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始自终,清朝都没有做出与自身利益相悖的事。整个舆论的形成,是多方的力量博弈。而清朝,则做了一个理智的选择者的角色。在每一次利益变化之中,清朝政府都选择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舆论环境。可能清朝没有像现代美国政府那样高端的监控手段,但在对舆论的控制这个问题上,清朝证明了其实通过影响来控制舆论,并不需要复杂的监控设备——只要不要作死就好了;而这是很难得的。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朝代在舆论上选择自杀,而有些诸侯,甚至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死于自杀。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其知,在于知兴者有知。舆论的控制,是兴者的一个重要技能。甚至只靠舆论的力量,一个政党,诸侯就能够兴起。纳粹,苏联,美英,都有极其强大的舆论领导能力;而法国,在德国进攻之前,舆论分为两派,一派追求国际主义,对德国的不公境遇充满同情;一派追求武力,认为只要马奇诺防线依然屹立法国就能高枕无忧——知兴替者,就在于此。未来的历史是不是还会重复这样的轨迹呢?

圣经说,太阳底下没有任何新东西。

Now secured with DNSSEC

In the last few days, all my web services have been secured with DNSSEC. I have used DNSPod for some time and am pretty satisfied with their service, but after some incidents of failing to resolve for foreign places, I decided to change my DNS service. So my DNS service has been changed, and also secured with DNSSEC.

DNSSEC is a chain of trust service that authorization each DNS reply using asymmetric encryption. It starts from the top-level CA, which is “.”, and then some gTLD, like “org.”, and then the register’s domain. It’s a signing only method, so the DNS request is not encrypted and can be cached. The weakest point is that your domain registrar has total control over the DNSSEC key so that if your domain registrar wanted to change it to another thing, it would be done. Also, the encrypted key of “.” and “org.” is both 1024 bit RSA, so there may be some possibility to break it using a really big supercomputer within expire time. (there is about 1.47% possibility that you can break a 1024bit RSA key using Tianhe-2 under six month)

It’s a good way to prevent DNS poisoning. With DNSSEC, the most respectable mail service(Google) will not be fooled by easy tricks to send the email to some MIMA server. Also, if the client’s DNS service is secured under DNSSEC, the client will not be fooled to another site.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ISP that does the right DNSSEC check inside China. One famous DNS provider inside china, 114DNS, has exactly zero aware of DNSSEC. And if the DNS record is signed with the wrong key, the 114DNS will not care and just return the malicious result.
So I set up three DNS servers to do the right DNSSEC check. One for my personal network(mail/VPCC/wiki/gitlab/backup/LDAP/WebDAV…) and another for my personal VPN. The two DNS servers using another DNS server as a cache. Now the weakest spot is that before I start my VPN, the DNS is poisoned. However, as my VPN is secured using another set of RSA keys, and I never visit anywhere without my VPN on, it should be fine.

With DNSSEC, I can now have my keys published using DNS. Now my GPG key for [email protected] can be auto-fetched if the DNS search is enabled. The weak point is that the DNS search function is not capable of verifying DNSSEC at peer but relies on the remote resolver. RFC4035 seems to be suggesting any client with the ability to check DNSSEC to check DNSSEC by itself. I believe GnuPG is a client that has the ability to check DNSSEC and should have checked DNSSEC. Without that function, anyone can just modify the UDP package between the resolver and the client to give the client any key the attacker likes. A temporary solution would be setting up a DNSSEC capable resolver at the localhost and dig from 127.0.0.1:53.

Whatever, having it is better than having nothing. But still, if you want to send me encrypted emails, see about page on this blog and using keys there, or make sure you are doing DNSSEC check at localhost…

Perfection is death

Being perfect is good. But trying to be perfect is just a death sentence to anyone.

There is no perfection

In the theory world, there is a top for anything, and you can reach perfection just by spending enough. It’s always true that a project’s quality is linearly boosted as time spent. However, it’s not. Just like speed, you can reach a certain speed easily by accelerating for a certain time, but if you want more speed, more accelerating time/energy is just useless. You can never reach c even if you spend an infinite amount of time and an infinite amount of energy. It’s the same in any project. You can get to a certain quality level with a certain amount of time in the beginning. However, no matter how long you spend, it’s never perfect.

We use the backup project as an example to explain it in detail. First, we define the perfect state of a backup project:

  • No one can access the backup data except the owner
  • The owner will never lose any useful data because of the backup

First, it’s something that can be easily done. You write a script to diff the data, divide data into small s3 objects, GPG encrypt it and sign it, then send it to Amazon Glacier. Just some lines of script, easy.

But when you put it into your crontab, you find something is missing. It’s not a perfect backup scheme. The data can be lost if you accidentally deleted it when you are between the backup cycle. It’s not tolerable! But you can still solve it. So you write a service, and then go into your kernel source tree, open the fs/open.c, patch the kernel, restart the system, and find not all calls are good. So change more sources, patch the kernel, restart the system, and again, and again…

You think you have a perfect solution now. Every time you write the file, it will immediately transfer to Glacier; Even before the file reaches the disk from the cache, it has already safely in the cloud. No way to lose data now.

But the problem can always arise. It’s still a long way to perfection. What if Amazon bankrupt? Easy, add the backup to Aliyun; What if your backup GPG key is lost? Print the encrypted version and post it anywhere; What if the network is down? Write another service to do a watchdog job and beep loudly whenever a backup fails. Beep is of course, not perfect. You need to have two private network lines to Amazon and Aliyun just to provide stable networking, so you buy AWS Direct Connect and some fuck network setup for Aliyun. But it can still fail, so you build an automatic program to call Amazon and Aliyun to fix the private line when it finds the line is broken.

Yeah, you have a perfect backup solution. But no?

It’s still far, far away from being perfection.

What if RSA is not secure? You need a private asymmetric encrypt method to make sure it’s safe(I use VXEnc~). What if your important idea is lost when typing in TTY? Patch kernel again and add keystream backup. What if kernel panics? Rewrite the kernel to perfect so that to make it never panic.

But it’s still far away from being perfection.

You still need to write a git-like branch system to manage the backup-restore history, you need to store every object’s travel history, and you need to ensure the network is good once again. Add another several providers. And you need a local offline copy, so you build a service that’s just like Glacier. You need perfection, and Earth has a possibility to nuclear war(0.7% for average given year, it is said), 0.7% data loss rate? Not tolerable! So you need to build the world’s biggest rocket launch station to send out backup copy in real-time as you save a file. But it still needs much more improvement to keep it secure in space.

 

You see, it can never complete.

 

I spent about 2 hours to finish the first step, but much more time has been spent since then, and I have never finished all the things on the list yet. I believe much more can be done, just to make the simple two requirement successful:

  • No one can access the backup data except the owner
  • The owner will never lose any useful data because of the backup

I developed a feeling that even all human beings spend all their life just trying to finish such a simple backup task perfectly, they will fail. Even if all human generations, one after another, spent infinite time on this simple data backup project, they will not achieve perfection.

There is no perfection.

 

There can always be perfection

Though in reality, there is no perfection, you can always find some better ways for anything. You can always find something you can do to make your project better. Since there is the internet, you can receive far more information than your ancestors. They may live in a dreamland that they have done everything perfectly even if they can’t be sure whether or not their house can stand over the next storm, but you can’t. You will always receive information about how to make something better. That information tends to make you believe it’s easy and simple to build a better place. Your knowledge is improved than your ancestors, and your ability enables you to do things that will help your project to perfection. And your brain refuses to believe anything is finished until it is perfection.

The smarter you are, the harder to lie to your brain. If you are good enough, you may find all the things that you have joined are marked as undone.

Modern lifestyle is a helper for this crisis. In the good old time, you can know when you finished work. When you make bottles for sale, you make bottles, even though they are imperfect, you will not spend time to think that you should rob it from your customers to make it more perfect. When the bottles are out of your hand, it has finished, no more headache.

But modern days, you are a worker with multiple projects. You can not finish a part of the project and marked it as done. As you can always make changes to that part, you will always try to make it perfect. As long as you have access to that part, it is never marked as done.

As a human, you will have the Zeigarnik effect whenever there are things undone. When all things are never done, you will be mad. Everyone feels that madness in modern society. People want to do things, but they can’t, as there are many other things to do. They want to do A, but there are BCDEFGHIJ; They want to finish B, but there are ACDEFGHIJ, and much more clearly shined in their brain than B because of Zeigarnik effect. They decide to finish J first, but their brain keeps thinking of ABCDEFGHI. They decide to start a perfect timetable with a perfect J, and J will never finish as there is no perfection.

In the end, they finish nothing.

But still, ABCDEFGHIJ is in their brain. They need to do it. So they browser the internet trying to find something for B and find a good way to solve part of C, they did it, and remember B is not even started. Guiltily, they close the computer, see the To-Do list, and find the H, trying to do it in 5 minutes, and mobile phone rings.

Do you ever have the feeling that you have done nothing after a tiring day?

Don’t you?

Henry Ford invented assembly lines to save the worker from low efficiency. Some textbook says assembly lines improve efficiency by letting everyone do the repeated task. However, it’s not entirely true. Assembly lines improve efficiency by letting workers forget about their previous product and focus on the current one. An experienced car master can easily build a car from raw metals if he wants, but even in every detail he is more experienced than assembly workers, he will never reach 1/5 efficiency of a man in an assembly line. He can build a car in 10000 hours with all the tools a worker has, but 1000 workers can do the same thing in 1 hour.

It’s not because he is not experienced. Even the assembly line is filled with fresh new workers. Everyone can be much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lonely car master.

It’s because he can touch his product even when a part is finished.

The only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is a Freeze and GTD lifestyle. For every single project, it should be a test, which tells you whether the project is finished. If a test is passed, even your guts tell you the project is in a mess, and you should never touch the project again. It’s finished. Not only so, but it’s also frozen. In a preset period, you shouldn’t do anything to improve the project even if you do want to improve it. Do a new project after the period if you still remember the project. But never think of the project when it is finished, as it will never be on your list again.

Have you heard it somewhere? It seems familiar? Yes, it’s TDD. You write more production code every day (exclude test) in TDD is not because your time is magically doubled, it’s because your code can be anything, ANYTHING, as long as it passes the test. Whenever some code passes the test, you will not and should not review it. It’s a way to fight Zeigarnik effect, just like the assembly line.

If you can always focus on your topic, you will have 5~10 times performance boost. It is verified data. Assembly lines make workers focus, and 10x performance is seen. Good TDD makes programmers focus, and for some programmers, 100x performance is seen. You can also have this performance boost happen in your daily life, just do like you are in an assembly, and you will be fine.